学生活动

“会”聚大将故里 “同”筑乡村振兴——纺织服装学院“东‘纺’红”大美乡村编“织”团赴怀化会同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发布者:龚旭昱 鲍博文 李玉丹  时间:2024-07-17 12:43:48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大学生自觉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青春汗水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来。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东‘纺’红”大美乡村编“织”团于7月10日赴怀化市会同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会’聚大将故里 ‘同’筑乡村振兴”为主题,紧绕走访产业基地、美化村企环境、探索“非遗”文化、研学红色精神、关爱留守儿童五个方面开展“青春红色筑梦之旅”系列活动。

走访产业基地,注入青春智慧

会同素有“楠竹之乡”的美誉,列“中国十大竹乡”之一。7月11日,实践团前往会同县乡村振兴第一批产业基地融憬竹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公司的生产与制作车间和样板展厅,全方位了解了竹制品的“研产销”过程。校企双方表示希望未来能加强校企合作,更好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共同推进竹制品生产设备的研发和改进以及竹产品文创设计与价值赋能。

美化村企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为进一步发挥高校师生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实践团志愿者化身“乡村绘画师”,前往憬竹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墙体美化、道路彩绘活动。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墙绘艺术带入乡村企业,促进校企合作全面发展,也将美术创作服务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最终绘制四面彩墙,一条创意斑马线,绘制面积近90平方米,以实际行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探索非遗文化,弘扬青春责任

7月13日,实践团的志愿者们拜访湖南省首批非遗项目肖氏竹编工作室手工竹编技艺的第七代传人肖体贵老先生,共同探寻“竹”光里的指尖传承,聆听那些与竹共舞的岁月故事。老先生详细介绍手工竹编作品的制作过程,一经一纬间蕴含了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敬畏,老先生的众多作品曾多次获得世界级、国家级大奖,更被称为全国竹编技艺第一人。老先生的现场授课,让志愿者切身感受到这一经一纬编制过程的艰辛与不易,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前景堪忧。实践团志愿者李碧波表示:“作为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专业的学生立志将竹编技艺融入到未来的纺织领域,将’非遗’以一种新身份得到传承。”

研学红色精神,传承青春使命

“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7月14日,实践团赴会同县粟裕纪念馆和粟裕同志故居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红色研学实践活动,通过观摩和现场学习的方式,激发爱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在“教”与“学”的转化中,追忆粟裕大将红色革命历史,铸就坚定信念。团队成员鲍博文对粟裕将军头部负伤残存三枚弹片的故事印象深刻并表示:“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数以万计革命前辈戎马一生流血牺牲换来的,现在我们应该肩负强国有我的重任,传承革命精神,奉献青春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传递青春活力

为不断创造和完善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守护其身心健康,7月15日,实践团赴会同县坪村镇铺坪村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共绘留守儿童七彩课堂。确定“七个一”七彩课堂,即“一首诗词”“一首歌”“一支舞”“一张绘卡”“一次拓展”“一堂手工艺”“一场安全宣讲”传承红色文化,开阔孩童视野,呵护心理健康,助力梦想起航。实践团用真情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绿荫。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更多青年大学生扎根农村积极参与。未来,纺织服装学院社会实践团将立足学院专业特色,充分挖掘潜在优势,打造一支长期稳定、又专又红的高质量团队,与时俱进打造专业服务品牌项目,继续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李爱国 何斌 傅静琳)